食品生产环节检测:从源头掐断安全隐患

光在市场上查食品质量还不够,得从生产源头就开始检测,把那些不合格的原料挡在生产线外,这才是最靠谱的办法。​
就拿面包厂来说,面粉是关键原料。检测人员会在面粉进厂时抽样,看看有没有发霉变质,有没有添加不该加的增白剂。要是面粉里霉菌超标,做出来的面包人吃了可能拉肚子,这时候直接把这批面粉退回去,就不会让问题流入下一个环节。还有做果酱用的水果,进厂前得检测农残,烂果、坏果也得挑出来,不然做出来的果酱味道差还可能带病菌。​
饮料厂的检测更严。水源地的水每天都要测,看看微生物达不达标,有没有重金属。生产线里的管道、容器,每次用完都得消毒,消毒完还要检测是否彻底,不然上次生产残留的糖分可能滋生细菌,污染下一批饮料。有些厂子还会在灌装前加一道检测,确保每瓶饮料的密封没问题,不会漏液变质。​
现在很多食品包装也得检测。比如装熟食的塑料袋,得测有没有有害物质,遇热会不会释放毒素。要是用了不合格的包装,哪怕食品本身没问题,装进去也可能变 “有毒”。检测人员会把包装材料加热,模拟日常使用场景,再测释放的物质,合格了才能用。​
食品生产环节的检测就像在源头设了一道道关卡,把好原料关、生产关、包装关,这样后面市场上的食品才能让人更放心,不用总担心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有问题。